港澳台全国联招考试提纲 什么,华侨生考试大纲改版,这样就能上清华北大!?

标题:港澳台全国联招考试提纲 什么,华侨生考试大纲改版,这样就能上清华北大!? | 时间: 2023年07月22日 | 分类:新闻动态

各位港澳台华侨生,注意了!

近期,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发出《关于全国联招考试大纲修订的通知》,此次修订对内容范围、试卷结构做了适当调整,更新部分题型示例。

具体修订了哪些内容,快一起来看看!

联招考试大纲各学科修订内容

一、中文

明确题型题量。选择题共18题,分值约占全卷分值的36%;非选择题共7题,分值约占全卷分值的64%,其中的作文题为60分,占全卷分值的40%。

二、数学

1.删减考试内容。代数删除“13.多项式”;解析几何删除“7.空间中的直线与平面,平面方程式,空间直线方程式”。

2.修改考试要求。删除可使用计算器的要求。

3.明确题型题量。选择题12题港澳台全国联招考试提纲,每题5分,分值约占全卷分值的40%;填空题6题,每题5分,分值约占全卷分值的20%;解答题4题,每题15分,分值约占全卷分值的40%。

三、历史

明确题型题量。选择题共20题,分值60分。材料分析题共2题,分值30分。问答题共3题,考生可任意选做其中2题,分值60分。

四、地理

明确题型题量。选择题共20题,分值60分。简答题约4~5题,分值40分。综合分析题约2~3题,分值50分。

五、物理

明确题型题量。选择题共13题,分值约占全卷分值的35%;实验题共2题,分值约占全卷分值的15%;计算题共4题,分值约占全卷分值的50%。

六、化学

调整试卷结构。选择题由18题减少至15题,解答题5题不变,计算题由2题减少至1题。将各类题型在试卷中所占的分数改为比例。选择题约占全卷分值的40%;解答题、计算题约占全卷分值的60%。

所有学科均对题型示例部分进行了更新港澳台全国联招考试提纲,替换了部分试题及参考答案。

整体来说港澳台全国联招考试提纲 什么,华侨生考试大纲改版,这样就能上清华北大!?,这次修订,使得各科目选择题分值增大,这大大降低了考试难度,另外令人头疼的数学也删减了考试内容。

一句话总结:港澳台华侨生联考比以前更简单了。

说完这个消息,估计很多人还不明白什么是“港澳台华侨生联考”(也叫“全国联招考试”),这里带大家来了解下。

什么是港澳台华侨生联考?

“港澳台华侨生联考”是中国教育部单独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设计的专门高考。

以满足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学生回祖国内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为他们提供入读内地大学的机会,也是广大华侨,港澳台学生就读国内大学的最优途径。

3

港澳台华侨生联考的优势


①题目很简单:考试试卷的难度远远低于国内普通高考试卷,例如数学考试中,试题难度与课本例题相当。

港澳台华侨生联考数学试卷截取

②录取分数低:华侨高考生的录取线远低于国内普通高考生的录取分数线,共有 5 门科目,满分 750 分,一般情况下,华侨生联考400分即可上一本名校。

上图为2020年全国联招考试,招生分数400分的内地院校名单。

*除了名单上的这些高校,内地大概有300+所大学是面向华侨生招生的,大家可以登录“2020年全国联招系统”查询院校名单。

③退路有保证:不够分数可以考预科(2020年预科院校文史、理工类:280分),只需比正常本科多读一年;或者打下英文基础,跳板海外名校。

④招收院校多、专业多:录取指标不占用国内高考指标,全国超过300所本科院校1000余专业,囊括所有985、211 院校。

⑤考试科目少:文科不考政治,理科不考生物。华侨生联考文理科都只考5门学科。

理工类考试科目为中文/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文史类考试科目为中文/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

每科满分为150分,而在考试难度上,华侨生联考更多倾向于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程度,与高考相比,弱化了对定理、定律的深度扩展和延伸;对于多种定理、定律相结合综合考察的难度也非常低。

⑥考生人数少,几乎没竞争:今年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但每年报名华侨生联考的考生仅仅5000人左右,还不到普通高考的零头,几乎没有竞争,而且不占用高校的普通高考招生指标。

⑦国内大学优待:回国读大学,学费收费标准跟国内学生一样,地位平等。

以华侨生身份参加华侨生联考,优势十分明显。华侨生联考作为国内高考“曲线救国”的一种途径,被称为是轻松上国内名牌大学的快速“直通车”。

邀请您进群啦!

邀请您进群啦!

优惠发放不断

邀请您进群啦!

优惠发放不断

优惠发放不断

长按图片进群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如果觉得侵权,联系13524470127,我们会尽快删去。

本文标题: 港澳台全国联招考试提纲 什么,华侨生考试大纲改版,这样就能上清华北大!? | Tags:港澳台全国联招考试提纲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